3. 活动“揽才”。牵头举办中国黄酒节暨中国(国际)黄酒产业博览会、“成都 绍兴周”、全国环保技术装备现场展示会、“创客绍兴 创赢未来”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,积极开展人才协同培养、科研平台建设、智库咨询、人才交流等合作,近两年累计促成各类人才项目38个。连续7年高质量举办中国创新设计大会暨绍兴工业设计国际邀请赛,吸引意大意、荷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设计师参赛,并举行设计成果、人才引进项目签约,促进设计产业化、产业设计化。
4. 培训“成才”。组织实施“越商名家”培育行动,会同市委组织部联合打造“越商大学堂”,通过系统培训、研习进修、专题论坛等方式,着力打造一支具有国际视野、前瞻思维和卓越领导力的现代企业家队伍。开展职称评审指导服务,制订《工作规程》、《百问百答》等实用手册,每年圆满完成经信领域(副)高级职称评审推荐和中级职称评审工作。重点加大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力度,依托绍兴工业互联网学院、市数字经济促进中心等平台,去年累计培养相关专业人才150名,培育中高级数字经济专业人才60人,举办数字经济相关培训35场,累计培训1500余人次。
5. 政策“惠才”。创新构建具有绍兴特色的“1+9”政策支撑体系,在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及专项产业政策中,加大重点产业和人才政策扶持力度,助力打造人才新政3.0升级版。如在集成电路产业专项政策中,对投资项目最高补助3000万元,企业核心团队最高奖励800万元,形成专项人才政策的“强磁场”。充分发挥涉企综合服务平台和企业码功能,开通“I企业”“云课堂”,实现政策直兑,打通政策兑现最后一公里。